9月14日,上海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首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副书记、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聚焦“强化高端产业引领,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主题,介绍上海推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吴金城在会上表示,上海牢牢把握“实体经济是国之命脉”,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重中之重,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打造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全市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7231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0739亿元,保持全国城市第一;工业总产值从33834亿元提高到42014亿元,突破4万亿元大关,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记者了解到,上海以制造业为实体经济主战场,2017年率先发布了“实体经济50条”,2018年以来实施两轮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升。面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动能持续涌现的形势,上海瞄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推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六大支柱工业转型升级,初步构建起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为支撑、新赛道产业加速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新型产业体系。
一是建设三大先导产业创新高地。推动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实现倍增,2021年总规模1.27万亿元。集成电路,聚焦“全链发展+芯机联动”,先进工艺产能、核心芯片能级、关键设备和基础材料配套支撑能力不断提升,14纳米先进工艺规模实现量产,90纳米光刻机、5纳米刻蚀机、12英寸大硅片、国产CPU、5G芯片等实现突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约占全国25%,集聚重点企业超过1000家,吸引了全国40%的集成电路人才。生物医药,聚焦“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全面布局生物制品、创新化学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以及智慧医疗等领域;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7000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1700亿元。人工智能,聚焦“算法创新+场景赋能”,推动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揭牌运作,原创算法、智能芯片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建设百余个重大示范应用场景;全国首部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地方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发布,地方立法先行探索;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3056亿元,产业人才占全国1/3,连续举办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为引领行业的风向标。
二是打造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重点产业加快出产值、出品种、出效应,实现集群化发展,2021年六大重点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87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推动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等领域发展,提升核心环节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8K超高清芯片、智能座舱、5G通信模组等一批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汽车产业方面,推动新能源化、智联化、品牌化发展,打造智能电动汽车新品牌和新车型,建设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站点规模加快扩大,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67万辆,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高端装备产业方面,建设民用航空、大型邮轮、重型燃气轮机、北斗导航等具有战略性的特色产业链,工业机器人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三是布局新赛道和未来产业。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新赛道”布局、强化“终端带动”的要求部署,发布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数字经济等新赛道行动方案,面向未来5年,拓展上海新型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培育增长新动能。绿色低碳,聚焦能源清洁化、原料低碳化、材料功能化、过程高效化、终端电气化和资源循环化等“六化”趋势,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五大领域发展,加快培育绿色企业、零碳示范工厂、绿色产业链,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元宇宙方面,坚持以虚强实的价值导向,推进链接、交互、计算、工具、生态“五位一体”布局,实施产业高地建设、数字业态升级、模式融合赋能、创新生态培育四大行动,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智能终端方面,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虚拟显示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上海标识度的智能终端品牌,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7000亿元。同时,面向未来5~10年构筑发展优势,培育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前沿产业集群,布局脑机接口、基因和细胞治疗、智能计算、6G技术、新型储能、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前沿领域。
吴金城介绍,十年来,上海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落实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推进数字技术全方位赋能产业发展,激活数字经济新动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以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步伐,制定十大领域数字化转型“一业一策”,建设60家智能工厂,打造5家灯塔工厂,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推广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00个;上海机器人密度260台/万人,是国际平均水平两倍多;形成26个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全国120多万家企业、820万台设备,打造3.5万个工业APP、150万个数据集、5500个工业算法,带动20万中小企业上平台,推动一批“5G+AI+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二是数字产业化蓬勃发展。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形成30家新生代互联网领军企业和7家千亿级电商平台。张江在线、长阳秀带、虹桥之源等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引进一批新生代互联网企业总部落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达到1.3万亿元。成立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据产品挂牌超过100个,合作“数商”超过500家;加快国际数据港建设,发布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数据跨境流动操作指引和正面清单。
本文转载自《SEMI》微信公众号,原文发布于2022年9月15日。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站。联系电话:15195773608。